乾隆“真容”,被一意大利画师偷画下来,网友感叹:原来长这样啊_郎世宁_画像_皇帝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06 21:34 点击次数:117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觉,把历代皇帝的画像排成一排,如果下面没有文字说明,恐怕很难区分哪一幅画是谁了,甚至会误以为这些画像描绘的都是同一个人。
尤其是清朝的皇帝画像,虽然每一位看上去都精神奕奕,但却让人产生疑问:历史上的皇帝们,真的是画中那副模样吗?
至于其他皇帝到底长什么样,我们难以考证,但乾隆皇帝的真实面貌,却可以从一位意大利画师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像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乾隆皇帝竟是这个模样。这不禁引发了我的好奇心:为何这幅画像和宫廷画师们画的差别如此之大?
这其实很好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是写意风格,重在传神而不拘泥于细节。相比之下,西方绘画则偏重写实,更加注重细节的精准刻画。
所以,这位意大利画师的作品自然会和传统的宫廷画像大相径庭。而且,据说这幅画像是他私下所作,更加真实自然。
这位闻名遐迩的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同时也是最热衷于让人绘制自己肖像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画师深得他的喜爱,这个人就是郎世宁。
展开剩余85%郎世宁本是一位传教士,信仰天主教。他远渡重洋来到清朝,正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文化。
郎世宁本人非常聪明。众所周知,西方的见面礼仪通常是面贴面,而清朝的礼仪则要求向皇帝下跪。许多西方使节对此颇感不满,但郎世宁一见康熙皇帝就立刻跪下,并用意大利语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举动立刻赢得了康熙的喜爱,顺利成为宫廷画师。自此,他在清朝度过了数十年。
康熙皇帝非常赏识人才,也渴望见识西方画师的绘画技艺。郎世宁首次为康熙画像时,康熙竟面露尴尬,因为画中只画了一只耳朵。后来郎世宁逐渐学习了中国画的写意风格,明白了虽然讲求写实,但皇帝的尊严必须得到保持,因此在写实与形象尊严之间找到平衡。
随着时间推移,郎世宁的画技超越了众多画师,康熙也越来越重视他,频繁委托他绘制各类画作,甚至为皇后画像。
雍正皇帝继位后,郎世宁在宫中已打拼多年,本以为能从容应对,但还是被雍正的威严气场震慑到了。雍正的一些行为更让郎世宁感到意外。
雍正不仅穿朝服让郎世宁画像,还时常换上骑射服、渔夫装,甚至其他身份的服饰入画,显得颇具生活情趣。
然而,这背后的原因却让人感到心酸。雍正即位后事务繁忙,不能像康熙那样四处游览。他借助不同的装扮,短暂体验另一种人生,缓解因公务繁重而不能游山玩水的遗憾。
在雍正的鼓励下,郎世宁不断提升技艺,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技巧融入东方美学,获得雍正的高度评价。
雍正去世,乾隆继位。乾隆早已看重郎世宁的才华,与雍正相比,他对艺术的包容和兴趣更为浓厚。
乾隆喜欢自己入画,郎世宁就像一台随时待命的照相机,记录着皇帝的每个美好瞬间。
乾隆本人酷爱艺术,特别是西方绘画,他的作品中西方绘画技巧的运用愈加明显,这都归功于郎世宁将中西方艺术理念完美融合。
在众多画作中,有一幅极为特殊的画像。郎世宁在乾隆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了这幅作品。
画中的乾隆不再是年轻的皇帝,也未穿龙袍,而是简简单单地披着一件黑色貂皮大衣,神态从容,目光远眺。
这幅画像中,乾隆的形象与郎世宁以往的画像大不相同:眼皮微垂,鹰钩鼻,留着标志性的八字胡,外貌普通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雍容气度。
这幅画现收藏于银川博物馆,被认为是唯一真实反映乾隆面容的作品。
许多人觉得这幅画像和电视剧中塑造的乾隆差距很大,毕竟荧幕上的形象往往受到演员的影响。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尽管乾隆外貌普通,他的神采奕奕、从容自若的气质却无人能及,那是一种内敛又坚定的精神风貌。
乾隆可能从未想到,自己真实的模样会被郎世宁这样真实地记录下来,也足见郎世宁画艺的精湛,仅凭记忆便能生动再现皇帝的真容。
尽管有人对这幅画像持保留态度,但它依然是重要的历史见证。郎世宁此前的作品,虽然着重表现皇家的威严与气度,但真实性也不可忽视。
郎世宁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孤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几十年间效力三代皇帝,荣宠不断。这不仅体现了他的高超画技,更显示了他卓越的处世智慧。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但郎世宁不仅在晚年获得乾隆的尊重,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像。
据传,郎世宁87岁去世时,乾隆悲痛欲绝,亲自为他举办了隆重的丧礼,甚至陪葬了大量珍贵宝物,以表达对这位画师多年贡献的感激之情。
郎世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陌生的土地,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钻研绘画技巧,致力于融合中西方艺术差异,创作了许多完美的作品。
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郎世宁堪称一台“活着的照相机”,这些珍贵画作为我们研究清朝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无价的资料。
他的作品帮助我们揭开了清朝神秘的面纱,也让现代的历史考古工作更加顺利。我们应当感谢郎世宁,让我们得以直观地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风貌。
发布于:天津市